20人調研50人陪同:能發(fā)現(xiàn)真問題才是怪事

來源:正觀新聞


(相關資料圖)

據(jù)《人民日報》報道,當下,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都在忙著深入基層調查研究,但也有個別黨員干部淺嘗輒止、蜻蜓點水、走馬觀花,對問題避而不見、對矛盾調而不研。一個大概20人的調研團下去,陪同的卻有50多人,每天都是六七輛中巴浩浩蕩蕩開過,一天要跑七八個地方,最后再抱一大摞文件材料回去,裁裁剪剪、整合包裝,這樣的調研報告質量可想而知。

20多號人組團下基層,地方各級各部門再安排50多個陪同人員,一路煙塵滾滾,聲威赫赫,這樣的大隊人馬與其說是去調研,還不如說是去觀光、采風、視察。隊伍經(jīng)行之處、落腳之地,往往又是當?shù)鼐倪x擇、周密安排好的,這樣的調研若是能發(fā)現(xiàn)什么問題,反倒是怪事。能做到盡量少擾民,就已經(jīng)不容易了,還指望能夠寫出高質量的調研報告?不客氣地說,這樣的調研亂象,本身就是一個好的調研題目。

不妨追問一下,中央明確要求不搞形式主義,要深入扎實調研,為什么還有地方組織如此龐大的調研團?幾十號人熱熱鬧鬧地下基層,怎么深入了解真實的社情民意?座談會到底是聽領導講話還是聽百姓介紹情況?各級陪同人員50多人,是陪同調研還是“阻礙”調研?這樣的調研團能看到什么?基層群眾又如何能暢所欲言?

還要繼續(xù)追問,這種走馬觀花式的組團式調研,是發(fā)現(xiàn)問題、解決問題的合理做法嗎?萬事謀定而后動,調研也不例外。一個20人的“大團”每天集體行動,聽講解員念稿子,怎么可能會有明確具體的調研方向?又怎么可能發(fā)現(xiàn)真問題?即便有一些眉目,也很難在這樣疲于趕路的行程中展開扎實調研。這樣折騰幾天,除了搞得大家都很疲累,恐怕很難真正捕捉到什么“大魚”,更不要說為基層群眾解決問題了。

其實,只要真的用心、提前做好謀劃,完全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。比如,可以根據(jù)調研方向和題目,把人員分開,分頭行動,觸摸土地和人民,感知難點和痛點。以前的干部下鄉(xiāng)不都這樣嗎?三兩個人騎上自行車就上路了。再如,如果現(xiàn)場有所發(fā)現(xiàn),也可以靈活機動,現(xiàn)場決定順藤摸瓜、刨根問底。只有把自己的姿態(tài)放下來,才能聽到老百姓的真心話。

可見,問題或許并不完全在于20人的調研團是不是規(guī)模太大了,而在于對一些干部而言,調查研究不過是一項不得不應付的任務而已。人也去了,調研報告也寫出來了,這項工作就算完結了。尤其是,從績效考核的角度看,還沒毛病。工作需要的各個要件,全是完整的,程序也沒問題。而這恰恰才是最大的問題所在。

一些地方為什么會如此兒戲?這中間,有敷衍、應付心態(tài)的因素,也有能力不足、不懂方法的問題,但根本上還是與個別干部缺乏為民服務的責任感有關。一些人只想著“認認真真走過場,踏踏實實走形式”,凡事習慣做在表面上,只要看上去像那么一回事,根本不去想如何把工作推向深入。如此調研,確實該整治整治了。

中央明確要求大興調查研究,就是要讓各級領導、黨員干部深入了解社情民意,更好地服務于經(jīng)濟社會發(fā)展。這就要求調研者的身和心要真的沉下去,耐心傾聽老百姓的難心事、煩心事、操心事,打撈沉沒的聲音,了解社會動態(tài),提高決策水平。

從社會學角度看,調查研究是一種工作方法;但從社會治理角度看,則關系到民生福祉和國家的長治久安。大興調查研究的“大”,指的是要形成濃厚的氛圍,而不是“大轟大隆”,更不是“好大喜功”。

(原題為《20人調研50人陪同:能發(fā)現(xiàn)真問題才是怪事》作者 楊鑫宇 來源 中國青年報)

標簽:

推薦

財富更多》

動態(tài)更多》

熱點